“中国是栽培大豆的故乡”
摘要:人们常说,中国是大豆的故乡,其实严格来说,称“中国是栽培大豆的故乡”更为准确。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读传家,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水稻栽培、大豆生产、养蚕缫丝、 种茶制茶更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四大发明”。据苏联著名生物学 家瓦维洛夫的调查研究,世界上最重要的640种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有136种。具体到大豆,作为中外学者的基本共识,农业考古已经证实,早在远古部落时代,中华先民就已经开始采集野生大豆,并经过不断尝试与积累经验,一步步将大豆从野草驯化成为与“粟”同等重要的粮,“中国是栽培大豆的故乡”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耕读传家,创造了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农耕文明,长期领先世界。水稻栽培、大豆生产、养蚕缫丝、 种茶制茶更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四大发明”。据苏联著名生物学 家瓦维洛夫的调查研究,世界上最重要的640种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有136种。具体到大豆,作为中外学者的基本共识,农业考古已经证实,早在远古部落时代,中华先民就已经开始采集野生大豆,并经过不断尝试与积累经验,一步步将大豆从野草驯化成为与“粟”同等重要的粮,“中国是栽培大豆的故乡”
大豆栽培技术
在大豆的栽培技术方面,中华先民除了注意整地、抢墒播种、精细管理、施肥灌溉、适时收获、晒干贮藏、 选留良种,最突出的做法是轮作和间、混、套种及肥稀瘦密和整枝。如今,世界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大豆,追根溯源,这些国家的大豆栽培技术都发端于中国。
常见的大豆栽培技术
关于轮作和间、混、套种,目前最早的记载 见于《战国策》和《僮约》,原文分别是“五谷所 生,非麦而豆”和“十月收豆,抡麦窖芋”,说明至少在汉代时, 我国已形成麦收后即种大豆或粟的习惯。《农书》还总结了南方地区稻后种豆的做法,有“熟土壤而肥沃之”的作用。《农桑经》进 一步指出,大豆和麻间作,有防治豆虫和使麻增产的作用。
关于肥稀瘦密种豆法,在《四民月令》中明确记载有“种大小豆,美田欲稀,薄田欲稠”。因为肥沃的土地大豆种得稀疏些,可争取其多分枝而增产;贫瘠的土地大豆种得密集些,可依靠较多植株保丰收。直到现在,通常仍遵循这一“肥稀瘦密”的原则。
关于大豆整枝,以《齐民要术》记载的“地过熟者,苗茂而实少”和《三农经》记载的“急刈其豆之嫩颠,掐其繁叶”为代表,为促进开花结荚,有时人们会将大豆植株第一穗花以下的杈子全部去掉,使主蔓爬到架顶时再摘心,这项技术已经在棉花等作物的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
关于豆子的力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您肯定知道吧?可在1400多年前的《齐民要术》中却又有“种豆得瓜”的记载。这种方法被称为“大豆起土法”,即把大豆和瓜子一起种下,利用顶土力强的大豆苗为顶土力弱的瓜苗起土,到瓜苗长出数片真 叶的时候,再把豆苗掐断。老祖宗可真厉害!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祖本野生大豆遍布大江南北。丰富的野生大豆资源为栽培大豆最早起源于中国提供了有力的自然证据。通过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大量的考古发现已经可以证明中国是栽培大豆的起源地。我国东北、华东、华北、华中、西北等地区均出土过春秋时期以前的半栽培或栽培大豆品种,大豆在古代中国经历了从野生到栽培的驯化过程,商周以后栽培大豆品种趋于成熟。
以下是我国考古遗址中出土的
大豆及相关信息
01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8500~8000年;其外表形态介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与野生大豆存在明显区别;反映出当时大豆已经处在被驯化的过程之中,也说明我国栽培大豆的历史不止8000年。
02
陕西西安鱼化寨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6000年左右;在形态上和现代大豆已经非常接近。
03
福建南山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5800~3500年;是目前为止,长江以南地区最早的大豆碳化种子。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4500~3900年;遗址复原的古观象台能推算出20个节气,可以拟定关于大豆、黍、粟等农作物播种和收获的历法,标志着中国传统的农业节气、历法在大豆栽培中已经得到应用。
05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4450~3550年;出土碳化大豆粒的实际尺寸范围恰好介于野生种和栽培种之间,栽培大豆发展成熟。
06
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4000年左右;这里发现的大豆在形态上和现代大豆已经非常接近。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的形态区别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4000~3500年;这里发现的大豆在形态上和现代大豆已经非常接近。
08
河南禹州瓦店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4000年左右;这里发现的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碳化大豆,具有栽培大豆中晚期的特点。
09
河南洛阳皂角树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3900~3600年,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夏代大豆。
10
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3800~3500年;这里发现了目前为止山东最早的大豆遗存。
11
北京琉璃河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3000年左右;这里发现了目前为止燕山一带种植大豆最早的遗存。
12
山东即墨北阡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3000~2200年;这里发现的大豆为周代地层中的大豆,大豆形态已具有成熟栽培大豆的特征。
13
黑龙江宁安大牡丹屯和牛场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3000年左右;这里发现了目前为止黑龙江种植大豆最早的遗存。
14
吉林永吉乌拉街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3000年左右;这里发现了目前为止吉林种植大豆最早的遗存。
15
山东济南唐冶周代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3000年左右;这里发现的大豆多为椭圆形且略鼓,种脐细长,已被完全驯化。
16
吉林永吉大海猛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2600年左右;这里出土的碳化大豆属于秣食豆类型,同期还出土有猪骨和陶猪等,说明当时已驯化出专用饲养家畜的大豆品种。
17
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南东周遗址
出土的大豆距今2300年左右;这里与大豆同期出土的还有货币币和大量车马器,说明当时已经有大豆贸易。
18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
出土的大豆距今2100年左右;以此为标志,从西汉开始,大豆开始大量、大范围出现在古墓葬中。
19
陕西西安陕西卷烟材料厂汉墓
出土的大豆距今1800年左右;这里不但出土了碳化大豆,还出土了一个陶罐,陶罐上朱书“大豆”二字,说明起码在东汉时期,大豆已经取代“菽”之名。
大豆和豆制品对中华农耕文明和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由此衍生出了独具中国农耕文明特点的大豆美食和大豆文化。本书是一本有关大豆和豆制品的百科全书,书中以生动活泼的话题,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大豆的栽培种植和传播历史,如“大豆简史”“豆食春秋”“菽水长歌”“民生健康”“神奇百变”“大豆及产业展望”,介绍了大豆的起源、大豆加工食品的发明、食用大豆的历史典故、大豆的保健功能、大豆新兴食品的开发以及大豆产业市场的发展,书中透过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历史故事,细数大豆和大豆食品的价值、文化、过去与未来。